北京时间 12 月 6 日凌晨两点,OpenAI 正式开启了一项全新尝试——连续 12 天的直播发布会,每天推出一项新功能或隐藏彩蛋。这种连续以直播形式发布新技术的方式此前尚无科技巨头尝试过,引发了业界和用户的广泛关注。普遍猜测在这 12 天中可能会出现全新模型,或早在年初预告的 Sora 视频功能。
在首日直播中,谜底已然揭晓:OpenAI 发布了全新 o1 模型的正式版。在三个月前的发布会上,OpenAI 曾展示 o1-preview(即 o1 预览版),而本次发布的 o1 则是完整版,相较预览版更为智能,且能根据不同回答的难度动态调整响应速度。此外,o1 模型还新增了图片识别能力。然而,网页浏览与文件上传功能依然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还证实了此前的传言——OpenAI 推出价格为每月 200 美元的 ChatGPT Pro 订阅方案。在 ChatGPT Plus 中用户的使用仍有时长和次数限制,而升级到 ChatGPT Pro 后,高阶模型的使用(包括高级语音模式)将不再受到限制。Pro 版本还包含 o1 模型的专业版本,为结果可靠性带来小幅提升。虽然这对普通用户影响不大,但对愿意花费 200 美元/月使用高阶模型的用户而言,这样的进步依然具有价值。
以下为本次发布会的具体信息整理。
发布会第一部分:o1完整版介绍
o1 模型完整版:速度更快并支持图片输入
自今日发布会结束后,o1 模型将正式取代 o1-preview 模型,面向所有 ChatGPT Plus 用户及刚推出的 ChatGPT Pro 用户推送。
与 o1-preview 相比,o1 模型有以下显著特征:
1.基础智能能力全面提升,尤其是编程能力
在发布会上,Sam Altman 通过展示模型解决数学竞赛题、编程竞赛题以及博士级科研难题的过程,再次凸显了新模型的先进水平。可以明确感受到,相较于 o1-preview,o1 模型在综合表现上取得了实质进步。
OpenAI 特别强调,这种基础智能能力的增强不仅体现在应对高难度的数学和编程问题上,也能提升模型在日常任务中的表现。
据官方测试显示,o1 模型相较于预览版,在出现重大错误的概率方面降低了约 34%。
2. 响应速度更智能,简单问题回答更迅速
在 o1-preview 上线后,许多用户反馈该模型的「慢思考」仍然过于迟缓,即使面对非常简单的问题,模型也需要很久才能给出答案。
以笔者个人经验为例,实际上在日常提问中更倾向于使用响应速度较快的 4o 模型,而非 o1-preview,因为我并无大量博士级别的难题需要咨询。
在全新的 o1 模型中,OpenAI 努力改善了这一问题。当用户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时,o1 将更快给出回应;只有在处理真正困难的问题时,它才会花更多时间进行深度思考。
在发布会演示中,研究人员要求 o1 列出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在位时间及其成就。与即时作答的 4o 模型相比,o1 的回答速度仍略显缓慢,耗时约 18 秒,但比起 o1-preview 已有约 60% 的速度提升。整体而言,根据 OpenAI 的测试,o1 模型的平均思考速度较 o1-preview 提高了约 50%。
3. 多模态图像识别能力
o1-preview 的主要局限在于基本只能进行文字交互。而在正式版 o1 中,这一问题得到部分缓解。o1 模型现已具备图像识别能力。在演示中,OpenAI 的研究员上传了一张手绘的热力学草图,o1 不仅识别出了图中的关键信息,还进行了多模态推理。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高阶用户或开发者期待的功能目前仍在研发中,包括网页浏览、文件上传、结构化输出以及函数调用等特性尚未上线。
4. 尚未提供 o1 的 API 接口
目前 o1 模型的 API 接口尚未推出。不过可以推断,未来的 API 调用接口或将支持图像理解功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灵活性和拓展空间。
发布会第二部分:200美金套餐可以干什么
有媒体此前曾爆料 OpenAI 将推出月费 200 美元的 Pro 版本,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个价格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OpenAI 对 Pro 版本的目标用户定位相当明确:这一版本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而是针对那些对模型高频使用有强烈需求的高阶用户群体。
在 Pro 版本中,用户可无限制地使用各种高阶模型,包括 o1 模型和高级语音模式。笔者目前的高级语音模式每天仅能使用 1 小时,如果希望全天候(24 小时)使用,就需要开设 24 个账号。相比之下,Pro 版本的月费虽然高昂,但从长远看仍具性价比。
此外,Pro 版本还可使用 o1 模型的专业版本,使模型的结果可靠性略有提升。虽然提升幅度不大,但对部分用户而言,这样的「VIP 待遇」仍有吸引力。
究竟会有多少用户愿意为这一「最聪明」的大模型支付 200 美元的月费?这个数据很值得关注,它或许能揭示人们为顶级 AI 工具支付的心理价位——一个高度智能的模型是否已值得相当于一名廉价实习生的工资?
在接下来的 12 天连发活动中,OpenAI 还将发布哪些功能或彩蛋也备受期待。不过,看到首日的发布后,笔者对传闻中 Sora 模型的出现并不十分乐观。算力成本仍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拥有雄厚的资本,OpenAI 也需要通过 200 美元的 Pro 模式来平衡高阶模型的算力成本。如果 Sora 模型真的面世,那么它的会员费又将昂贵至何种程度,才能支撑其运转成本?这仍是未知数。
本文链接:https://gpt5.fans/chatgpt5_372.html
ChatGPT Pro 订阅ChatGPT Pro会员ChatGPT Pro充值ChatGPT ProChatGPT Pro官网ChatGPT Pro代充
网友评论